201206112030376777.jpg

前幾天看了一個女人渴望被自己的先生愛。她來自一個很良好的家庭與先生未曾蒙面,雙方家庭因門當戶對而結婚。在第一天新婚晚上,新娘在等在最重要的洞房,但卻等不到新郎回應。他走出去了。因為這是父母安排的婚姻。新郎告知新娘,他要去另一個女人那過夜,以後也是。那是他心愛的女人,後來只能成為妾。有一天晚上,大房等到先生回來看她一晚。於是大房跟先生說希望可以與先生洞房是她的心願,就在那晚,先生與她洞房了。剛好這晚,她懷孕了,她多希望能懷個男孩。好讓先生多看她一眼。結果如她所望生了小男孩。但她的先生只待那晚看了小男孩,她以為可以讓先生多重視她、愛她。就還是離去了妾那。妾卻無法生育。小男孩漸漸也長大了。有一天母親生病了,很嚴重。一個人躺在床上,她兒子看到母親生病,先生也不回來看她。兒子要去找爸爸回來看媽媽一眼。媽媽說這輩子你父親讓我衣食無憂,我已感到非常滿足了。希望下輩子可以像”她”那樣被寵愛。只能說:日日思君不見君,君可知我一片心,見君心中倍感親。在感情中,不被愛才是第三者吧。

人來到這世界上,都有被派遣任務,你不可能一生順遂。不可能出身豪門嫁入豪門,擁有愛情,先生,小孩,財富,健康,美貌等等。總是會有某部分是你這輩子無法擁有或許下輩子擁有或學習的。就接受不完美的一生吧!

遇上一個人要一分鐘的時間,喜歡一個人只需一小時的時間,愛上一個人要一天的時間,可要我忘記你卻要用上一生的時間。

或許是因前世受到對方的恩惠,無以回報,所以今世心甘情願,無怨無悔地侍候對方。所以只能期待下一是被愛!

我有個好朋友在中年突然過世,他一生勞勞碌碌賺很多錢擁有太太與小三。但在死之前告訴我一句真心話”他說小妃,我這一生富裕用金錢擁有太太與小三,但我十分不甘願,我生病時 他們只知道錢,不曾用心照顧我。很後悔沒有認識神,人來到這世上,一定要擁有”真愛”才不枉此生” 我另一個好同學在45歲時就過世了,但她說不枉此生,因為她與她先生在大學到組織家庭的”真愛”及三個女兒,不妄此生。

或許這輩子找不到真愛,或許是你對於”愛”不夠了解。只能期待下輩子擁有真愛。

愛就是學習接受那不完美的勇氣—心理大師 阿德勒!

Camille Yang

 

文章標籤

Cami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ve-3757294_1280.jpg

不管愛情與婚姻? 都需要給彼此學習的時間。每個人都期待一份愛情。每個人在任何情況下也都有資格擁有愛情。不是條件差就沒有資格追求愛情。但愛情的世界裡,不是你想愛就會愛的到。要願打願挨,要互相欠債的。

      這個世界不是找不到對象,大部分是因為條件越設越高,太理想化。你期待你可以遇到一個甚麼對象? 你期待他職業很好,是個醫師,還要長得帥,家庭背景好,個性好。條件越開越多?天下那來的這樣的男人?機率太小了!不是沒有。或者你期待他出身豪門,學歷哈佛、長得像明星,個性很好。等等。這些是偶像劇才有的吧!而他期待的女生是皮膚白、長得像少女時代女生、職業優,個性好。這些當然機率小!

      或許這樣!你期待這個女生為你帶來”健康”。要做到這點其實不是很容易了。其他的例如長相、家庭背景、職業等等退而求起次。老實說!不要完全用條件衡量對方。你可能不知道!其實這女生是幫夫運,或帶來健康,或敗家女,或剋死男人孩子,等等。不是用外表或條件可以言喻的。老實說,你如果每樣都要求到,當然找不到了。我只能說”生活歷練也會為你帶來不一樣的桃花運”。所以我說有時愛情也需要給彼此謀合,學習互相成長、互相包容。緣分到了,就會結婚了。不管一個男女生到達極端,例如事業。另一方面婚姻可能就會不是不幸福就是沒有婚姻緣。例如一堆偉人,詩人,婚姻幸福嗎? 例如: 屬於宇宙的牛頓及愛因斯坦。或者女總統或知名女明星等等。

有些人要找彼此相愛,有些人已經找得很累、只想找到合適的另一半。曾經有部電影張艾嘉的電影”心動”是我年輕時對於愛情感動的電影。最後的畫面令愛情感到心動就是那個年輕認識女生的男生在離開機場上送她一盒充滿從年少時每張當他想到女生心情時就會照相不同”雲彩”的照片,每張相片背後都寫著時間及想她的心情。不管如何! 最後是分開了。年輕的我們都以為”心動”的感覺就是我們所要的愛情。其實那只是一時激情。大多數而言都不會走到最後。我覺得真正愛一個人的感覺是你願意為他無條件付出。那種感覺是”心定下來了”是一種穩固、快樂、務實的承諾、責任、信任。彼此的適合。心理學上說”過度浪漫的愛情,最後大都是悲劇’” 例如: 羅密歐與茱麗葉。

而有不少條件優的男男女女姻緣線少,在科學而言是你要找出方法調整自己的心態。還有增加自己的愛情幸福感,其中一個方法是多多聽一些幸福恩愛的婚姻或多看這樣的新聞。盡量少聽不幸福的婚姻。還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沒有100分也有70分以上了。

Camille 

http://www.loveangel-soho.com/


文章標籤

Cami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ulletin-board-3233653_1280.jpg

斜槓Slash本是出自於美國New York Times的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用來形容擁有多重職業的年輕人(concurrent multiple careers)斜槓青年 Slash族。SLASH就是符號 “/” 的英文,意思是提到一個人的職業時,你很難用單一種職業去定義它,因此他在自己的職業上就會有很多的SLASH。美國自由職業者占職場數量的三分之一,並有望在2020年達到二分之一,超過5300萬以上。美國通常用gig指代“活計”,進而,“零工經濟”(gig economy)時代隨之而來。相比國外的斜槓工作者,國內年輕人更理智,他們會在副業上傾註更多的心血,卻不會輕易放棄需要朝九晚五的那份主業。

要成為一名SLASH青年。首先要專精於自己的這份職業。其次為自己再延伸其他專長類似兼職或多元。而所謂的多元職業身分不是去學習多種專長。是多種專長來自單一專長的延伸。例如,你的文字能力很好,你是個作家,你也可以嘗試寫新聞稿、寫文案、寫企劃、文字工作者、演說家等等多重職業身分。而且把時間安排好。或者你是一名專業工程師、你可以利用空閒時間接有關兼職的工程小案子、也可以寫寫有關理工或工程的blog、或兼職在補習班教理工當補教老師等等其他身分。有些人擁有多重職業或許是想創造其他收入,有些人則是實現人生價值。不管如何!重要是你要喜愛這份多元價值。

而Slash其中另一必備條件是社交能力不能太差。但有人問”你覺得人脈重要嗎?” 我的答案是” 在自己沒有足夠的專業與影響力之前,那些人只能稱為認識,不能作為人脈。” 現在很多的斜槓從業者中以Soho族更多。重要是時間自己控制。因為對於雇主而言,他當然希望自己員工專精及專心於自己公司工作,不希望他們在私下兼差。這樣對於自己公司工作品質可能會打折扣。但員工們卻希望可以另外擁有兼差其他職業的收入。

而Slash帶來的另一個附加價值是可以把你的眼界再開拓。華倫巴菲特說”台北只是台灣人的台北、但上海是全世界人的上海” 。也就是從多元工作造就人脈、或者為自己職業加值後、視野及眼界或許可以伸展到國際化等等。看你自己設定的其他專業及市場面。

例如最多Slash的人物以演藝圈為多數。既是演員、模特兒。例如:最近的林志玲。既是主持人、歌星、演員、作家。例如才女 陶晶瑩。其實任何國家都有斜槓的歷史人物。其中一個知名斜槓歷史人物是十五六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達文西。橫跨畫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建築設計師……等行業,也對生物、地質、物理等頗為精通,而且在每個領域都留下了不朽之作,簡直不是普通人類可以想像的!!!所以古時代就有這樣行業。只是最近隨著紐約風潮命名為”斜槓族”Slashie。

How to be a slashie?  To begin from your professional than to creat multiple value.
 

Camille


文章標籤

Cami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07wdt49.jpg

從今年六月份的香港反送中事件。看到上百萬香港人上街團結一心抗議’爭自由”,許多年輕人甚至小孩子也成為主角被捉被捕,奉獻自己的青春,卻願意犧牲自己未來的大好前途甚至犧牲自己寶貴生命而感到感動。在看到歌詞曲創作”林夕”的演講說” 一個機師只不過喊一句香港加油就被辭職了,而現在戴口罩在香港或放在FB也是一種罪了,年輕人穿黑衣服也是罪。讓香港人感覺明天會更壞。香港抗爭的說真的只是破壞社會秩序吧還沒破壞法治。而憤怒與眼淚是一種正面的力量。不管時代如何!在最壞的時候,要做正確的事。香港人用鮮血讓台灣看見”一國兩制”。及候選人。” 而李嘉誠捐了10億港幣給香港店家及零售商,不必歸還。

但此時,我們都沒有看到任何宗教團體為”香港人”說句祝福或公道話。有人問天主教教宗,他只說”和平”。有人留言”顯然上帝與金錢,他做了選擇。”我則留言”那是他的立場,因為教宗沒有住香港”。上帝出了個一個測驗給世界的人。當強權與利益和真理,你選擇的反應?我看見世界最勇敢的國家在感恩節送一份給香港人”香港人權法案”。而獲得港人10萬人發起感謝美國保護香港大遊行。感謝美國幫香港!他認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對香港有很大的幫助。在感恩節,川普送給香港人最有意義的感恩節禮物。如果不是的話「香港沒得救了」。美國政府說這些中國權惡棍在香港打人,殺人,輪姦等等這些惡事。做完壞事後還要去美國置產享受奢華生活。這符合公義嗎? 因為是中國政府讓其他國家或宗教團體蒙上眼睛了,不想開罪中國政府。或許有人說這香港運動其實美國私下也支持或有政府單位私下支持。這說法我無法說什麼。但你可以把證據拿出來。而香港人所遭受慘狀不停的在電視台撥放是全世界都看到。只有中國境內看不到。也很簡單!你想選擇”自由”還是北京所謂的”和諧”。還是灰色地帶!

此時”美國政府是我看到的唯一公義與勇敢”。

20191129-100724_U1085_M572442_d202.jpg

cce8762f-e725-4283-b94e-12a75ce7b3a5.jpg

 

Camille

 

 

文章標籤

Cami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ght-bulbs-1125016_1280.jpg

44歲的林志玲閃嫁放浪兄弟AKIRA,相差7歲的姊弟戀半年就修成正果,可是讓我們都相當感動。林志玲說” 世上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要我努力於愛情,愛情有一天會眷顧我。”

        前陣子有個教會弟兄跟我說”姊妹,一個人如果一直沒有伴侶,年紀越大會越孤僻”他說”他們法院的庭長年齡很大,但一直沒有結婚,總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旅行,獨來獨往。個性孤僻。”沒有朋友。 這個我深信。如果你一直一個人自由自在過日子而習慣了,你就會習慣於一個人,習慣孤獨,獨來獨往,慢慢地隨著年齡就越來越不想找個伴侶了。

這輩子,除非你不想結婚。愛情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而甚麼叫真愛? 當你遇到那個人,在他不論生活怎樣,你願意付出。那就是”愛”。科學家牛頓在科學上是個巨人,但在婚姻上卻交了白卷。你願意選擇智商高,但情商低的一生嗎?牛頓的第一個女朋友,她一方面認為牛頓誠實善良、天賦極高,日後肯定大有作為,但他卻絲毫不懂得體貼別人,沒有家庭觀念,與他結婚一輩子很難有幸福。她在信中說牛頓本來屬於整個宇宙而不屬於她個人。牛頓的初戀就這樣無疾而終。對於事業心強的男人雖受女生歡迎,記得要把愛情加進自己的人生。

一個人的世界,一個人聽歌,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喝酒,一個人難過,一個人開心,一個人自言自語,一個人自哼自唱,一個人等待月落晨起,一個人走過風風雨雨,一個人生活著,真的很寂寞,很孤單。雖然很自由。但找不到那個可以跟你一起吃早餐的人,找不到可以吵架的人,找不到可以鬥嘴的人,找不到懂你的人,找不到可以關心你的人。卻也習慣了。”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泰戈爾(Tagore)的詩似乎真實反映了現代人的空虛與寂寞。

英國設立了” 孤獨部長”而沙烏地阿拉伯與印度就擁有「快樂部長」。”其實不只是你孤單,而孤單也不是只有老人才會有,大學生及留學生更會有。” 孤單寂寞容易導致憂鬱症, 也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癡呆症的機率。當一些外國留學生到了另一個國家,要學習新的語言,適應新的生活,被看成二等公民。雖然英國風景很美,但就是缺少那個可以分享美景的人。看著其他同學一個個找到可以結伴去旅行,很羨慕。是的!學習打開心胸去找那個可以跟你一起欣賞美景的人吧!愛也是可以很自由的。

愛情與婚姻是我們來到這世上需要學習的課程。學習付出,學習真心愛一個人,學習包容,學習被人被叛後如何站起來再找尋一份愛、學習組織婚姻與家庭等等。那些是過程。也是人生一門很重要的課。如果你總是要被愛,而不願意付出自己的愛,那愛情永遠也不會有結果的。

中國唐朝詩人”李白”寫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雖是浪漫的但卻是孤獨的寫實,是一種鄉愁。兩個人的世界還是比一個人的世界來的美好。至少有人陪!

picture    by     pixabay

Camille 

文章標籤

Cami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4469.jpg

“Angel”天使本指上天的使者,在其它不少宗教中也有類似概念。在中國古漢語天使,意指向人間傳達諭命的「天庭使者」,本是一種職務的觀念。而在西方世界,作為天國與人間中介的使者在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中,都存使者這一概念。據說天使有自由的意志。按照基督教的說法,指受命於耶和華,作為天國與人間中介的使者。而按照伊斯蘭教的天使,天使是安拉的差役,是安拉的朋友。

其實,我覺得在華人或西方世界中,乩童、靈媒、Futher teller、或通靈或賽斯之類,似在經文說的天使

在台灣、有種傳說,乩童大部分是不願意被神附身。他們也想過著平凡人自由意志的生活,但若不為神做事,他們這輩子會過著非常悽慘的生活。我的母親有幾個朋友,他們也不願意當乩童,但他們做生意失敗,身體不健康,生活困頓等等。直到當了乩童後,生活改善很多。可說是有人生谷底轉到人生成功都是靠神的指示。但乩童他們若是靠神斂財,太貪心、靠神獲得不義之財,據說會受到神更嚴重的處罰。

莊子在齊物論說每個人存在這個世界上都有它的存在的價值。有天晚上,有人曾問我說你覺得恐怖主義這該消失在世界上。我說那是阿拉決定的。它該不該存在是看別人怎麼對待他們”by 阿拉子民people heart”。人心自然會決定的。因為你沒有生活在那戰亂與窮苦之中,為甚麼會有這樣子來敬拜神?其實是他們的環境太過於悲傷及仇恨中。該消失時,它自然會消失了。在這世上或宇宙有它的真理存在。絕對不會是大欺小。若你做了觸怒神的誡命。不管是多強大的國家也有消失或被人民推翻的時候。就如同”history”

並不是每個天使都是善良的。那要看他們背後的老闆。例如: 伊斯蘭教的天使據說是是阿拉用光創造的聖靈,用以服務、崇拜阿拉和嚴格執行真主的命令。而基督教也強調天使據有自由意志。聽說天使非常愛自由。而如同台灣傳說如果你不願意服從神例如耶和華或耶穌基督,天使也會跟著撒但走,在世上或以後,日子嚐盡黑暗和苦難。

神只創造了天使和人類,又賜給天使和人類有“自由意志”,目的是要他們出於真心的榮耀神。那是上天賦予的恩賜,也是在考驗你的意志。如何運用自由的選擇。Choose God or Satan? 人之所以犯罪,也是因為濫用了自由意志選擇違背神。但神知道天使或人類犯罪是故意的,人類犯罪在某一種程度來說是被魔鬼所害的,於是神特別給人有悔改的機會,為他們預備了救恩,只要人肯悔改信耶穌,就可以得救。所以,神雖然讓魔鬼去引誘人犯罪,人仍然可以得到公平的對待──有得救的機會。

在台灣電影不曾回來過 描素主角自小便有通靈能力,因此被送往宮廟並學習如何成為一名仙姑,幫助人們化解難題。但16歲的她,卻同時得面對青春期和仙姑身分帶來的衝突。因「仙姑」一職必須較同輩有更廣的見識。結局安排她必須接受男友的死亡並勇敢面對未來。讓我們學習人生必經的生離死別課程。只是女主角提早學習去面對。在第一集裡、男女主角於棺材相遇的一幕就已暗示這個結局,之所以安排男主角死亡,是因為想藉由此讓主角親自面對生離死別的議題。 人若死後還有亡靈,一定會後悔活著時,沒有好好珍惜所愛 我從來不後悔做過的事,我只後悔那些沒有做過的。通靈也是類似天使的一種。那是天命。

在美國,賽斯是一系列的通靈記錄與著作。賽斯借用她的身體,然後藉由她的身體說話。中國人眼中覺得那是鬼。因為一點都不自由。

不管是不曾回來過或賽斯等等。其實這些所謂的通靈者都只想做回自己而已。然而神說 我已經給天使自由意志了

文章標籤

Cami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ve-3581038_1280.jpg

不少人一輩子找不到屬於自己的緣分。在這世上,全世界有75億人,兩個陌生人相遇的機率是0.00487,相愛機率是0.000049。由此可見,世界上兩個人相愛的機率要比中500萬的機率小得多。

而緣分,有一種緣,叫百轉千回。有一種緣,叫命中注定。有一種緣,叫失而復得。有一種緣,叫驀然回首。有一種緣,叫念念不忘。而或許沒有遇見可以結婚的人?有時環境,會讓你改變愛情觀。有時,時間會讓你變成熟。有時,思想或宗教觀會讓你勇敢結婚。如果一直姻緣線很小,缺乏安全感、信任感、缺少幸福感之類,對於愛情理想過高,或許那是因為你缺乏人生歷練。也可以尋求專家的心理諮詢。或者找到幸福的婚姻團體,經常聽到婚姻幸福的,少聽到婚姻不幸的,在心理學上說這樣未來婚姻比較容易幸福。

說到娛樂圈裡面有種友誼叫做:你嫁不出去(日語:もう嫁にいけない),我就娶你。那些紅顏知己,藍顏知己真是非常的多。他們的友誼好到令人艷羨,甚至達到了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程度。而對於他們之間的許多人,或許都存在過一些特別的約定,比如說到了幾歲幾歲如果你沒有娶我,這邊還沒有嫁,兩人就在一起這樣子。那麼她的好朋友異性男友就會相約娶她,在一起。我覺得這是不錯的方法。而這種情形的,徐佳寧跟李小冉。真的就這樣在一起。而一代傳奇藝人梅豔芳跟張國榮。但是兩人在情感上也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沒有結婚。要說當年哥哥張國榮曾經對梅姐說過,如果梅姐四十歲沒結婚,他就娶她這樣子。只可惜兩個人現在已經雙雙去世了。各位,你們是否也跟某位異性有過類似的約定?如果有不妨跟我們分享。但話又說回來,像這種感情,不少人覺得並非是愛情,而是一種備胎。你們覺得呢?

但感情的事很難說,現在或許沒有愛情,時間成就了感情。只能說,能走到結婚在一起,才是真正緣分。愛情的緣分不是只存在的一見鍾情。需要時間去真正了解對方。感情是可以培養的,只要雙方不到討厭的地步。

我覺得 “交情好到願守一生”。這種姻緣難道不是另一種緣份嗎?

picture by pixabay

Camille 

http://www.loveangel-soho.com/

 


文章標籤

Cami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812_1021_4089_121963-sm.jpg

1564921251y.jpg

這個標題讓你記得知名香港演員”郭富城”他在台成名的廣告”誰說我不在乎”那部光陽機車潑水廣告嗎? 這些陪伴我們成長的港星及香港電影會成為只是歷史的記憶嗎? 為什麼換個中國政府管理香港,讓香港人不滿憂慮的情緒大到讓全世界都知道。時逢因最近香港反送中事件讓台灣人及曾見證英治香港的世界為香港感到擔憂。那天我聽到黎先生在接受西方媒體訪談”我們是人,人是有靈魂的,不是動物,怎麼會無法擁有”自由” “ 簡單而言,其實香港人要的不多,只是西方世界擁有的”自由”。怎麼搞得要讓香港人感覺要拚著生命去要這份”自由”。原來在中國人的世界,離自由竟是如此遙遠!最扯的是又不是香港人要搞獨立。

為什麼我要寫這篇文章?我在一個FB的女生看到一個留言。若有一天你的子女或者後輩問起你在香港反送中的時候,你曾為這事做過什麼? 你的記憶可以告訴他們什麼? 不曾關心過他們或為他們做過什麼?但當有一天台灣面臨同樣問題,你要指望誰?

        看過一份報導有個香港醫師夫妻在中國接管香港後,就積極移民到美國紐約。在美國紐約,他們開了洗衣店,後來太競爭,去工廠做工,在做工時,他們遇到了一個也來自香港的。他在香港是教授。但他們第一代移民都不後悔。因為不自由、毋寧死、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大家一定想著曾經的香港。世界的金融中心。香港人會講英文、中文、廣東話。比台灣更賣力工作。但我卻覺得香港人生活品質很差。經濟壓得香港人喘不過氣。可以買間房子難度更甚於台灣。所以香港人頗羨慕台灣的。如今由中國政府管理後。”一國兩制”終於把香港人逼到盡頭了。台灣看到港警如此對待香港人當場咬下議員耳朵留在地上。把女護士眼睛打到瞎。莫名的人口失蹤。到最近的不經過立法院。硬是通過蒙面法。台灣人都看在瀝瀝。難道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李嘉誠98日出席大埔區慈山寺的為香港祈福會上說,希望年輕人能夠體諒大局,執政者能夠對未來主人翁網開一面。李嘉誠說這些話很中立,兩面都顧到了,但這種說法仍激怒了北京。抗議的香港年輕人及學生。這些是香港未來的主人。李嘉誠說,現在走到街頭的年輕人,都是20歲上下居多,佔據70%,這些人代表了香港的明天,中共對香港短暫的鎮壓,無助於解決問題,我們這一代走了,香港的未來是這一群上街的年輕人決定了,結局已經很清楚了。

      我想說的是香港人根本無法也不想獨立,其實只是真的不太會與中國政府體制打交道。雙方溝通上意識形態如何平衡? “peaceful” 是大家的共識吧!也是普世價值吧。

      我們只是要法治、民主、自由。這條路走得很累。經過先人流過的血。年輕人才能在fb、或社群媒體”自由” 談政府或政治人物!

Camille 

文章標籤

Cami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小兒童的創業家

Grahame-Johnstone-Little-Match-Girl-01.jpg

精神醫學上的行為派的說人的行為是會遺傳的。你的父母的行為思想會影響你,影響你的思考模式。而你會傳給下一代。很難擺脫上一代的命運。曾經看過一部泰國影片訴說一個低收的單親母親白天靠洗碗及作清潔工作。而老闆不斷地嫌棄她。但她為了唯一的女兒打拼。為什麼打拼? 因為她希望她的女兒未來過更好的生活,不要像她一樣。

今天下午時睡午覺。我突然想到我小學一年級時經常與同學玩童玩沙包、一些小小的家家酒玩具。後來因為去買阿婆的童玩具店。才小學就知道要當小小創業家了。但我發現我到國中之前,我的數學很厲害。但我不是得高分者。是專門解最難的題目。難怪,才小學一年級就存零用錢批發一些很便宜的玩具。每當放學時,都一個人神神秘秘的獨自一個人走進一個巷子。去跟阿姨批貨。買一些小成本的一元的小鍋子、小碟子、小盤子、紙娃娃、大富翁等等。賣給自己的同班同學。可能是有個男同學眼紅看我那麼小就知道獨立賺錢,居然跟老師說我在賣玩具。說我賣給同學的玩具都有賺到錢。現在想想這個行為模式跟我的媽媽早期做生意很像。只不過她是去日本或香港批貨回來台灣賣。

而我心中最敬佩的小小兒童創業家的楷模是”賣火柴的小女孩” 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每根點起的火都是她的夢想,生活惡劣的環境逼得她在那麼寒冷的天氣做生意。最後上帝和她的奶奶在聖誕夜把她帶走了。

一根火柴,燃點起一個夢。

如果點火可以圓夢,你手裡的火柴會映照出怎樣的夢境?

       Camille 

 


文章標籤

Cami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記得小時候的跳格子嗎?

feet-1998693_1280.jpg

 picture by pixabay 

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們童玩? 紙飛機、推沙推、木頭人、門口前的烤土窯、跳格子、大風吹等等。這些是所謂的一般家庭的免費童玩。既是最自然也是最健康的童玩。後來我在中山大學教一些教授小孩子,還把它拿來給小朋友做教材玩呢!

        而我最記得是跳格子(跳房子)。其實據說,其實「跳房子」是個簡單的小遊戲,你可能想不到跳房子還是個有歷史的遊戲典故。據說它最早起源於羅馬帝國時期,用於羅馬步兵的軍事訓練。後來,羅馬的孩子們開始模仿這種軍事訓練,慢慢地,跳房子蔓延至整個歐洲,逐漸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兒童遊戲。而跳房子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中國也相當普遍,只要在空地,有粉筆及石頭就可以畫格子玩耍。也有文化學家認為、這種遊戲相信是美國的"跳格子"遊戲衍生出來、由於美國文化輸出世界、所以衍生出全世界各地區不同的跳格子。此外,「跳房子」也是一種世界共同的兒童遊戲,只是大家所畫的房子形狀和數量的組合各有不同罷了。在台灣稱跳格子,香港稱跳飛機。但隨著現在時代變遷,在台灣及香港跳格子已式微。隨著科技及西方國家文化競爭下,相對的,雙薪家庭的父母只能帶著小孩去補習班或安親班或才藝班之類成長。感覺現在的小孩好像沒有快樂自由的童年。

        我想這是我們台灣一般家庭的童玩。我記得當時我的母親非常辛苦做生意及父親是警察。那時、我們承租在一名為家家便當的住家樓上。我的父母要養我們以外、還有他們的父母。小時候的我與弟弟經常在下課時在樓下的大馬路空地玩童玩。經常找那條街的隔壁小孩子一起玩跳格子。要挨家挨戶找開中藥局的兒子、賣雜貨店的小孩、開鎖店的小孩等等這也是一種敦親睦鄰。只要在附近的工地找粉筆及小石子就地取材畫在大馬路上玩。真是所謂以大地為家的最自然且免費的玩具。

        其實這種跳格子遊戲可以讓小朋友第一,可以練習單腳跳,雙腳跳與保持平衡感及體能。第二可以在遊戲中訓練小孩子知道數字能力及小小邏輯思考。第三增加小朋友社交結交朋友環境。

      其實我覺得最接近科學的是自然。以大地為伍的遊戲方式是最科學。或許你的童年是堆積木、玩玩具、學音樂、好野人小孩的童年。但我覺得以最自然的方式的小孩子玩在一起,最重要是帶給我們既快樂又富於教育的跳格子玩耍。那種號召大家一起來的童年文化,但現在卻只能成為歷史的回憶。

Camille   著

 

文章標籤

Cami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